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椎间孔型和椎间孔外型,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0.7-11.7%。常压迫出口神经根和背根神经节,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同时需要特殊手术入路。

UBE椎间孔外入路提供了一种微创解决方案,其具有更高的可视化和安全性。该文献的回顾并展示了UBE椎间孔外入路的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以L4-5右侧椎间孔外椎间盘突出为例,对于椎间孔内外减压,必须识别三个骨性标志:上位椎体横突、峡部和下位椎体上关节突。

透视正位标记椎间盘上下界限和上下椎弓根。

目标点为椎板峡部,可预先在皮肤表面标记。

第一个手术切口与横突相对应,第二个切口在第一个切口的尾侧约3cm处,椎弓根线外缘2-3cm处切开水平切口。
分别将逐级扩张插入手术切口,对接点为峡部。
扩张阶段通过钝性多裂肌解剖创建“Son空间”。
射频或刨削清除软组织,识别横突、峡部和SAP。

磨钻和椎板钳,在椎板外侧部分行椎板板切开和SAP部分切除(避免小关节切除过多,避免部分骨折不稳)。
这一步骤中可能会损伤小关节动脉(腰段动脉的一个分支),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
椎间孔成形后,切除黄韧带,暴露出口神经根和椎间盘。
识别出口根,根据受压情况进行彻底减压(包括增生骨赘、椎间盘突出或远端综合症)。
椎间孔突出比椎间孔外突出需要更广泛的骨切除。
在腰椎间盘水平,识别走行根,随后进行椎间盘切除术。必要时,可进行侧隐窝减压。
UBE椎旁入路优势
1.骨和软组织切除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低,
2.更易进入椎间孔,术后背痛更少,并能更早地恢复日常活动,
3.连续冲洗有助于控制出血,降低感染风险,
4.照明和放大更易评估解剖结构。
参考文献
PMID:40071975
-END-
声明:本文转载自<脊柱鉴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