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弢 民航总医院
1.基本资料:患者男性,45岁,既往高血压3级、高脂血症和长期吸烟史
2.主诉:突发胸痛12小时
3.查体:T36.2℃,P80次/分,R16次/分,BP145/72mmHg
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4.辅助检查:
UCG:EF66%,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5.化验检查:
心肌酶谱、BNP、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肌钙蛋白I:0.044ng/ml(0.01-0.023)
血脂:TCHO6.59mmol/L,HDL1.37mmol/L,LDL4.24mmol/L, TG1.13mmol/L。
6.入院诊断:
冠心病
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
高脂血症
7.药物治疗:
拜阿司匹灵 100mg qd
替格瑞洛90mg bid
依折麦布 10mg qd
瑞舒伐他汀10mg qn
诺欣妥 200mg qd
单硝酸异山梨酯 20mg bid
LCX:近段严重狭窄
LAD:中段轻度狭窄
RCA:严重狭窄(左冠侧支循环)
1.治疗指证:
心肌缺血临床表现:缺血性胸痛+肌钙蛋白升高
冠脉严重狭窄:RCA+LCX
2.治疗策略:
介入治疗:先处理RCA(LCA给RCA提供侧支循环),再处理LCX
注意预防和处理无复流
右冠选择:6F MAC 3.5
基于以下考虑:
1、头壁干轻度迂曲;
2、RCA开口和近段走形;
3、严重弥漫狭窄病变需要一定被动支持力;
4、能够灵活增加主动支撑力(深插技术);
5、减少开口损伤和避免导管崁顿。
MAC指引导管标准管型的特点
MAC指引导管应用于右冠的优势特点
中强支撑
√“加强版”JR,支撑力优于对应型号的SAL(MAC3.5 vs SAL10);
√更易通过主动操控实现多种支撑模式提供合适支撑力,应对各种病变及术中需要。
灵活易控
√操控简单,出入冠容易,安全性高;
√宽大的弧线设计便于力的输送传递,优秀的指向性,适合多种解剖情况及变异。
左图:6F MAC3.5,轻柔到位。
右图:两根导丝到位,高阻力病变,MAC深插后球囊到位扩张后造影。
左图:MAC回撤后,反复硝酸甘油充分解除痉挛后造影。
右图:MAC主动深插后,送长支架1(3.3X40mm)到位释放后回撤MAC后造影。
左图:深插MAC后,送入后扩囊3.75X12mm扩张支架1。
右图:主支支架2(4.0X22)释放+边支球囊(2.0X15mm)保护(Kissing)。
左图:深插MAC后,送入后扩囊4.0X12mm扩张支架2。
右图:4.0X12mm后扩囊扩张后出现无复流反复给予硝普钠后复查造影恢复3级血流,择期处理LCX病变。
第一、6F MAC 3.5指引导管在右冠病变中的选择核心:
1、解剖适配性:头壁干轻度迂曲、RCA开口和近段走形;
2、力学优势:被动与主动支撑力平衡:
被动支撑力:严重弥漫狭窄病变需要一定被动支持力;
主动支撑力:能够灵活增加主动支撑力(深插技术);
3、安全性考量:减少开口损伤和避免导管崁顿。
第二、 RCA术中出现无复流后,强化降脂治疗后择期处理LCX,减少术中无复流风险。
作者简介
刘弢
医学博士,民航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及研究工作,尤其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包括LM病变、分叉病变、CTO病变、严重钙化病变、CHIP病变等,熟练运用ECMO救治技术。
学术兼职
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压防控与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青年编委。
科研成果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IF 9.3)、Respirology (IF 6.4)、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IF 6.1)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
参加编写《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主编周玉杰、马长生等)和《现代心肺复苏》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