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指皮瓣移植术是骨科手外科中用于修复手指掌侧或指腹皮肤缺损的手术方式,主要适应于伴有肌腱、指骨外露的创伤性损伤。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相邻健康手指背侧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皮瓣,覆盖受损区域,以达到功能修复的目的。
邻指皮瓣是一种分两阶段进行的皮瓣修复术。1950年,Gurdin和Pangman在一系列6例手指损伤病例中,首次报道使用跨指皮瓣修复技术;1951年,Cronin首次提出“cross finger flap”这一术语。该皮瓣该皮瓣取自相邻手指的背侧,通常位于中节指骨水平,可用于覆盖临指中节或远节指骨的掌侧软组织缺损。邻指皮瓣的另一适应症是更靠远端的缺损——对于这类缺损,所需覆盖的组织量超过了V-Y皮瓣等局部推进皮瓣所能提供的范围。与鱼际皮瓣类似,使用邻指皮瓣时,需关注因关节屈曲和制动可能导致的近端指间关节僵硬问题。

图1 临指皮瓣移植示意图。
手术解剖学
邻指皮瓣最初是作为随意型皮瓣被掀起的。研究人员建议,在获取皮瓣时应遵循皮瓣的长宽比例,以确保皮瓣的存活。不过,Strauch和Moura于1990年描述了恒定存在的指动脉背侧分支。Braga-silva及其同事进一步详细阐述了指动脉背侧分支的解剖结构,他们描述了4条恒定的背侧分支,这些分支从近端指间关节起,位于可预测的距离处。由于这些分支的存在,手指背侧的皮肤可以作为岛状皮瓣被获取。

图2 指动脉背侧分支。1:指动脉背侧分支;2:指掌侧固有动脉;3:背侧分支的皮支。
手指背侧的感觉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固有神经的背侧支,二是桡神经浅支或尺神经背侧支的分支。
适应证
指腹或手指掌侧皮肤缺损伴肌腱、指骨外露者。
禁忌证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
3.手术操作:根据指腹或手指掌侧皮肤缺损面积,于相邻指指背设计略大于缺损面积的皮瓣,以邻伤指侧为蒂,按设计面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于指伸肌腱背侧掀起皮瓣,并注意保护腱周组织,使皮瓣能顺向翻转覆盖创面即可。
1. 对受伤的指尖进行清创后,测量缺损大小。

图3 指端缺损外观。
2. 对于指腹缺损,皮瓣设计在相邻手指中节指骨的背侧。供指的选择通常需考虑皮瓣植入后手指的自然排列。需注意的是,为获得良好的指腹轮廓,需截取一定量的多余组织(见图4D)。

图4D 按照缺损区域的大小而预留的多余皮肤以重建指腹轮廓,皮瓣的设计应略大于实际缺损。
3. 首先切开皮瓣的近端和远端范围,解剖至伸肌腱的腱旁组织(见图5E),然后通过钝性分离将皮瓣与腱旁组织分离(见图5F)。切取一个矩形皮瓣,保留皮瓣中最靠近受区手指的边缘完整。确保伸肌腱的腱旁组织保持完整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使皮肤移植片顺利存活。

图5EF (E)首先切开皮瓣的近端和远端范围,解剖至伸肌腱的腱旁组织。(F)然后通过钝性分离将皮瓣与腱旁组织分离。
4. 随后进行皮瓣植入。为获得良好的指尖轮廓,建议先将皮瓣的两侧固定在缺损远端的侧面,并让皮瓣远端多出约5毫米悬垂在外(见图6G)。皮瓣近端部分植入完成后,将皮瓣尖端向下翻转,然后缝合至甲床生发层。

图6G 将皮瓣的两侧固定在缺损远端的侧面。
5. 随后切取全厚皮片,用于覆盖继发缺损和暴露的皮肤桥(见图7HIJ)。接着在皮片受区放置打包加压敷料。

图7 (H)随后切取全厚皮片,用于覆盖皮瓣供区缺损和暴露的皮肤桥。(I、J)皮瓣植入完成。
【术后处理】:
① 术后包扎时使两邻指顺应制动,防止蒂部扭曲受压,并留观察窗以便观察皮瓣血运。
② 相邻两指制动10-14d。可使用克氏针将手指固定在一起,以防止皮瓣被牵拉或脱落,但不推荐。
③ 3周后在两指之间断蒂,l并缝合创缘。
注意事项
①邻指皮瓣侧方切口不可越过侧中线。(宽度不超过指侧中线,长度限于远指间关节至掌指皱襞)。
②可先制作模型,再将其转移到供区,以此估算所需皮瓣的大小。皮瓣的设计应略大于实际缺损,以避免缝合时张力过大。
③皮瓣的蒂要留长一些,便于创面修复及断蒂。
④在伸肌腱装置腱周组织的浅层掀起皮瓣,指背静脉保留在皮瓣中。

图8 保护伸指肌腱的腱周组织。保留指背静脉在皮瓣中。
④掀起皮瓣时要保护供指伸指肌腱的腱周组织,利于皮片移植。
⑤注意消灭蒂部创面。将皮片覆盖于示指掌侧受区创面,并缝合靠近中指的一侧;皮片和皮瓣分别翻转后,皮瓣覆盖示指创面后缝合,全厚皮片覆盖中指背侧供区后打包固定;

图9 皮片与皮瓣的交换修复。

图10 皮瓣覆盖示指创面后缝合,全厚皮片覆盖中指背侧供区后打包固定。
美学设计
通常情况下,皮瓣的设计是为了与缺损部位相匹配。然而,对于邻指皮瓣而言,需要让缺损部位与皮瓣相匹配。若缺损较小或大小不规则,应扩大缺损部位,以与邻指皮瓣的矩形形状相适配。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切除部分正常皮肤。
此外,用邻指皮瓣覆盖指腹的圆形缺损时,常因圆形瘢痕挛缩而导致皮瓣呈现难看的球状(图11)。

图11 若皮瓣过小,圆形瘢痕会随时间推移发生挛缩,进而导致皮瓣呈球状隆起。
如果皮瓣供区是毛发浓密的区域,那么邻指皮瓣可能并非患者的合适选择,因为组织移植后,指腹上会生长出毛发。
需要注意的是,全厚皮片移植后,毛发仍会继续生长,且密度与供区相似。因此,选择皮片供区至关重要,以确保供区外观更具美感。常见的供区包括腕远侧皱襞、肘前窝和前臂近端内侧。有些医生不会从腕远侧皱襞取皮,因为此处的瘢痕类似自残伤口的瘢痕,可能会给一些患者带来耻辱感。
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1】

病例1-2 一名 6 岁儿童因瓶子破裂而示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病例1-2 选择并设计临指皮瓣修复缺损。

病例1-3 术后2周复查外观;

病例1-4 术后2个月复查手指功能及外观。
【病例分享2】

病例2 一名49岁患者因电击伤导致示指和中指出现入口创面。伤口清创后,患者的屈肌腱暴露,医生采用取自相邻环指中节指骨背侧的邻指皮瓣对其进行了覆盖。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Yanx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