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0届欧洲骨科与创伤协会联合大会(EFORT)已经于2019年6月5日在葡萄牙里斯本盛大开幕。为了让大家尽早学习最新的骨科学术资讯,好医术特派编辑前往报道。会议期间会持续为大家报道最新会议内容。今天我们来一起来讨论——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技巧!
随着髓内钉的设计改进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髓内钉可以锁定更加远端,这也对胫骨远端采用髓内钉固定打下了基础,在EFORT欧洲骨科年会上,专家对胫骨远端采用髓内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新的髓内钉设计带来了新的骨折固定方案,目前的胫骨远端髓内钉已经可以固定极远端3cm以内的骨折。
最新的髓内钉通过角稳定锁定技术,以及相应的螺钉改善技术,已经可以将髓内钉的适应症扩大到与钢板接近。最新的螺钉技术需要两次引用钻头,配合相应的螺钉达到多平面锁定固定。
髓内钉是一种动态固定,最初的三周是比较稳定的。后面逐渐变为动态固定,根据骨折微动和应变应力原则,相对钢板产生更多的骨痂更有益于骨折的愈合。
对于骨折来说,我们需要应用相应的手术技术和相应器械,但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好的诊断。
对于胫骨远端骨折来说,一定要做CT,注意有没有后踝的骨折。
胫骨下段的骨折常常合并后踝的骨折,这些骨折通常在X线上难以发现,需要常规行CT扫描。
有了诊断之后,就需要有一个较好的治疗顺序,一定要先复位,再固定。
我们可以应用经皮微创的方法去复位一些骨折块,髓内固定并不能牺牲复位质量,尤其是在关节端。
可以应用经皮钳夹的方法来复位螺旋形的骨折,经皮钳夹可以使骨折较好的复位,同时又不用切开断端,是髓内钉的常用复位技巧。
在复位之后才可以进行较好的扩髓,一定注意导针的位置需要在正位和侧位都居中,否则容易增加插入钉子后力线不佳的风险。
一定注意尽量减少间隙,进行锁定的回敲,根据应力和应变原理,<10%骨折间隙的应变才能产生骨痂,如果间隙过大则产生的都是纤维组织。
术后处理,直接负重,JOT的文章显示,术后的直接负重可能有一些轻微力线的改变,但是对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安全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负重的没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直接负重可以增加愈合吗?文献研究显示,术后负重不负重对骨折愈合没有显著差异。
胫骨固定之后,腓骨钉不钉?
腓骨的固定可以增加髓内钉的稳定性,但是生物力学显示,不固定腓骨也不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骨折,到底能用髓内钉吗?
当然是可以的。
基于之前的讲解,在较好的复位、固定技术下,胫骨骨折愈合良好。腓骨不用固定。
目前来看,髓内钉和钢板哪个好呢?根据JAMA的文献回顾:两种固定6个月后差别不大,并发症上没有明显差异。
经济效益上哪个更好呢?髓内钉的经济效益更好一些。
在META分析里面,作者总结了8个RCT试验,482个患者。
髓内钉手术,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透视时间、减少了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但是有较高的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
总结:髓内钉在胫骨远端骨折中可以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他改进了锁定的技术增加了稳定性。
但是需要术前CT扫描完成全面的诊断,完成较好的闭合复位,固定相应的后踝,然后置放一个较好位置的导针,最后记得固定之后减少骨折间隙。腓骨通常不需要固定,大多数的患者术后可以即刻负重。
本文为好医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投稿邮箱:sherry.hu@haoyishu.org